水是生命之源,随着社会的发展,用水量逐年增加,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贫乏和环境污染是制约城镇供水的主要因素,也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成本。供水管道漏水是对宝贵水资源的浪费,它不仅增加了净水成本,而且还额外地增大了供水设施的投资费用,同时,也导致了一些次生灾害,如:路基、建筑物基础的毁坏、污染物和矿物质进入水管等。

根据长期的实践观察和研究,漏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管道铺设时间较长,超期服役,管道老化。管道埋设深度没有经过严格的结构计算,管道设计时考虑承受一定的动荷载和静荷载,如果埋管过浅或车辆过重会使动荷载增加,过大的荷载容易使接头漏水甚至爆裂;选用了易爆管材,如混凝土管;管材工作压力选用偏低,如城市供水管网的常压为0.3MPa-0.6MPa,基于安全考虑,应选工作压力为1MPa的管材,但县镇供水行业往往基于节约成本考虑,选择0.6MPa的管材,这*容易造成爆管;阀门选用不当,大口径管道上通气阀选型、分布不当;管道对温度变化考虑不周,低温时水管收缩使管道增加新的应力,尤其在接头刚性较强的地方,使接头处松动,造成漏水。

管道施工质量差,管道基础处理不当,往往由于管沟的沟底不平,结果使水管沉陷或不均匀沉陷较多,以至于逐步损坏接头甚至管道折断;夯工不实,这对大口径管道更为重要,夯土未分层夯实或管道两边的密实度不均匀,使压力显著增大,增加爆管的可能;支墩后座土壤松动,这将引起支墩位移较大,相应的管道的弯头或三通位移增加;接口质量差,如石棉水泥接口敲打不密实,橡胶圈*位不准确,接口承插不到位,水管接口角度借转过多,加上其他因素,易使接头损坏或脱开。 

气候冷热交变、介质的温差起伏大,引起管道受热不均造成泄漏。

酸碱土壤腐蚀和输送的介质腐蚀造成泄漏,其他工程的干扰,埋管地段道路的改扩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管损坏,后期平行施工的雨污水等管道扰动了自来水管基础,其他管渠渗漏的影响等。 

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地震、土壤滑坡塌方、地面不均匀下降等;难以预料的人为损坏,如由于操作失误引起的水压过高、水锤破坏等生产事故。 

因此管网漏水损耗一直是困扰全供水行业的难题。为了降低供水管网的漏损率,提高检漏水平,成了每个供水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

用地下管道输送的自来水,不过多久*会发生有漏水问题,并且会发现,漏水发生时地表未必有迹象,即使水从地表渗出,渗出点也未必*是漏点,特别是地面有水泥等覆盖层时,更是如此。为了及时准确地测出漏水位置,人们*不断研究、探索各种检测方法。其中有区域装表法、音听法、声振法、红外法、示踪元素法、探地雷达法,相关信号检测法以及埋层介质物理性质变化检测法等,我们应当理解对任何一种检测方法实质上都是检测漏水引发的某种效应,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点和缺陷。下面分别作一一简要说明:

区域装表法:指在供水管网的某一区域,将进入此区域的流量表与流出这一区域的流量表统计对照,其差额必是此区间的无计量损失,若无其它无计量消耗,则可知此区间的漏水损耗,这对管理者会“心中有数”。装表分割区域愈密,分段愈清楚,则对各段漏水的情况了解也愈清楚。但是装表不可能过于密集。这种方法不能确定漏水点准确位置,故不能作为具体修复、破开路面的依据。

要点:漏水引起计量差。

 

听音法、声振法:听音法指用某种传声工具倾听漏水的声音,根据漏水声的大小与音质特点来判断漏水位置,从简单的机械式听漏棒到各类听音检漏仪,这一方法从本质上说应叫声振法。目前发展相当迅速,是国内外应用的*为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也是将要重点介绍的方法。相关检漏仪也应属于声振法体系。

要点:漏水引发振动和发声效应。

 

红外法:红外热成像检测运用光电技术检测物体热辐射的红外线特定波段信号,将该信号转换成可供人类视觉分辨的图像和图形,在管网区域作红外扫描测量,地下发生漏水时,局部地域与周围产生温度差,红外辐射情况将不同,红外图像将反映这一区别利用这一区别可以发现漏点,注意到由于地下排水,积水状况可能因其它因素而不同。红外辐射也可能由于非漏水因素产生,所以这种方法的应用也受到限制。

要点:漏水引发红外辐射局部变化(温度效应)。

 

示踪元素法:在供水过程中加入某种无害放射性元素,漏水处将释放出这种放射性的水,用测量放射性物质的方法可以检测漏水位置,这一方法因影响供水过程,还可能在其它排放过程中造成干扰,故虽实验条件可行但广泛使用却很困难。

要点:附加放射性物质利用漏水成为载体,转而检测。

 

探地雷达法:利用电磁波扫描地下状态,从反射信号观察地下物体状态分布,如能做到一目了然,当然既清楚又准确。但是,由于地下介质与空气不同,分层杂乱性大,对电磁波穿透程度有限,特别是在水管周围已有积水,喷口朝下,更不易看清,加之目前这类仪器价格昂贵,尚未达到普遍使用阶段。

要点:移植使用“雷达”于地下,应着眼于未来。

 

相关检漏法:从原理上说是一种基于声振法的移植技术,属于声振法。漏水点引起的振动沿管道向两侧传播,放在两侧不同距离的传感器收到某时刻漏水点发出的声波将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间差是由管道声速和漏点位置决定的。它的突出优点在于利用管道传声好,直接在官道上测量并由仪器计算定点,排除人的经验因素,也可避免检测者必须持工具到测点上方的问题,它的实际困难在于条件制约,必须有两个放置传感器的直接接触管道点,也要对管道状态十分清楚:包括走线、弯曲、管道口径、声音在不同管道中的传播速度且传声条件要好。另一因素是价格昂贵,并对操作人员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要求。目前已有多种国外型号相关检测仪,在国内市场销售,国内大自来水公司亦有不少应用,但由于我国管网并无专用检测点,条件较差,应用起来相当不便,效果尚未理想,无法取代其它检测手段全面完成检测任务。

要点:相关检漏法的技术先进,但实际制约条件较多,价格昂贵。

 

介质物理特征检测法:这一方法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探测的地质部门,由于我国不少地质工作者长于此项,他们对应用测量各种物理量的变化而推断被测地点的状态有特长,作为综合方法的一部分,对于确定漏点有良好的作用。

要点:适合于有此专长的队伍,宜参照验证定点。

 

管网信息监控法:随着传感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管网上关键部位安装各类传感器,可以在控制室内测知管网上各部位的水压、流量、振动量,积累管网运行中的正常量并储存,一旦有异常发生,即可跟踪追索,从而查出事故点。前面讲过的区域装表法,不少厂商推出的连续自记式管道仪表,均是这种方法的前奏。

要点:今后管网建设中势必逐步增加运行信息取得和处理的投入,是一种发展方向。

纵观前列的各种检测方法都不外于两种类型:一种属于计量型,如区域装表法和管网信息监控法,它们提供的数据给我们了解管网运行状态是否正常,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出在哪个区段,使管理者心中有“数”。一种属于定位型,直接针对出问题的地点查出异常,根据异常的特征查出漏点。其中声振法(俗称听音法)是*具典型和被广泛使用的方法,也是目前生产和推广的仪器中*多的一类